喵~~欢迎来到猫啃网~余生请指教!!         找回密码
已搜集657款免费中文字体

日日新:摩登时代的字型提案

本文转自JustFont,要查看更完整的文章内容,请前往原文查看,传送门:
https://blog.justfont.com/2018/03/rikrikxin-modern-font-proposal/

或许有点出乎意料,但从旧报纸广告上,我们可以得知:今天我们熟悉的品牌,如箭牌口香糖、可尔必思、麒麟啤酒、吉列刮胡刀、中将汤,早在日本时代就存于台湾民众生活里。而台北城内,偶尔去去咖啡厅,点个轻食巧克力、喝杯啤酒白兰地,也并非 2010 年代文青专有的享受。日本时代的人们就已经这样做了。

听说那已经是一个很「摩登」的时代。传统农村社会剧烈变化,渐渐浮出现代社会的样貌。20 世纪世界文明的快步舞台上,也能看到台湾的身影。只恨无法穿越回去亲自体会。还好,有许多旧报纸留下来,让 21 世纪的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生活样貌。

对陈冠颖而言,日本时代最大的几家报纸,如《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报》中的广告就是这样有意思。不只在于磨损的文句与插图而已,老旧报纸上的字体彷彿也能折射该时代的氛围。特别是常见于刊头的手绘圆体,相当温和柔软,版面亦显活泼。虽只是偶然发现,却令他大感惊喜。

若从当时眼光看,这类字体刚脱离传统民间书法的框架,带着一丝入时的图像化设计观念,可以说是走在时代尖端呢!但过了近百年再回顾,却又默默酿出一股复古摩登的风味。

当时仅能依靠手写,其笔画造形与骨架结构都处处是师傅个人特色。这种具手写特征、复古味的圆体字,在精确至像素的现代并不常见。目前汉字圈盛行的圆体风格,都是 1970 年代以来从日本发源的现代风格。

因此陈冠颖便思考着:有没有可能重现这种「摩登」的字体风格?带着这个想法,他展开了创作的路途。字体以它所发源的刊物为名,也致敬那个摩登而自信的时代,故称为「日日新」。

日日新现在字样具例

「日日新」参考台湾在明治-昭和时期报纸中广告标题圆体字的基本骨架绘制,而在笔画之间交叉的部分,也仿制因印刷过程造成的晕墨视觉效果。起笔与收尾也做了仿手写笔形的处理,带有温润风味。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一款具有复古风格和手写感的圆体。

日日新设计师陈冠颖

陈冠颖(Behance 页面)现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所硕士生,「日日新」为第一届 justfont「造字鼓励元」获奖作品。日日新也将展出于「岛」字型提案概念展

三个头痛的问题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若拿这句话当作设计字型的座右铭,真一点不为过。尤其对初学字型设计的人而言,有许多得不断思考、改进的地方。面对堆积如山的老报纸,陈冠颖发想初期面临三个比较头痛的问题:

一、圆体出现频率比想像中少,不容易搜集样本:

当时报纸印刷字型就已经以明、黑体为大宗。即便是广告标题,也比较常见各类美术字。为了归纳通则,他广泛参酌了当时期其他报纸所出现同风格的圆体字。

二、字样其实缺乏通则:

别误会了,当时可没有这种圆体字型,都是师傅手写的。但总不可能是一个师傅完成所有广告。风格近似的例字不容易搜集,即便后来风格问题解决了,写法规则可能又不一样。或者又因为应用标的不同,文字外型也跟着变:有的瘦长、有的短胖。缺乏通则,又要怎么「重现」风格呢?

三、要看起来复古还是要读得懂?

旧时报纸特征之一就是丰富的异体字,有些充满古拙趣味。若能原音重现这些异体字,想必更有摩登时代的迴响。然而,缺点就是现代的同学们很可能看不懂。要怎么取舍呢?

搜集字样的过程中,字样纷呈的情况是初期陈冠颖很伤脑筋的问题

陈冠颖面临的问题,其实在「字型复刻」领域每天真实上演。以《字型散步》中提到的日本字型设计师今田欣一为例,他所创作的「金陵」、「龙爪」等仿古籍字型,已经与原典相当不同。设计师已配合当代印刷规格与市场需求重新设计,其中亦揉合一定程度的个人风格,有了自己的「签名」在上面。

「日日新」也应属于此类「基于古典稿件」的新创作。毕竟与雕版印刷书籍道理类似:上面的字都不算是字型。陈冠颖拥有的字样还比古籍复刻更为繁杂难以汇整。不如化整为零,分解出这种「摩登的复古气息」从何而来,以此为切入点来做设计。

工具决定论

要找到设计切入点,首先得回答:「老旧报纸的圆体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个问题相当关键。在字型设计这个领域,我们都说工具决定外貌。

中式毛笔、平头笔、马克笔⋯⋯画出来的线条长得都不同。若能知道当时师傅都用什么工具来画字,就更能推测笔画的形状。

起初,陈冠颖尝试过很多工具来书写这些字,例如:毛笔、铅笔、钢珠笔⋯⋯等。最后觉得使用毛笔的书写效果最像报纸中的圆体:笔触是感觉柔软的,不太精密计算过的样貌。

虽然毛笔是正确方向,但种类琳琅满目,哪种才适合?参考了《街道文字》裡现身的日本手写招牌职人上林修先生使用的工具,他发现:若是小字,师傅会把写书法的毛笔笔尖切成平的(齐头),大字则会使用刷子类。因此陈冠颖尝试把普通毛笔的笔头切成平的。但不知是笔太烂,还是什么原因,发现书写时难免有楷书一般的笔型(起头跟收尾较粗),较难以维持像圆体笔画粗细一致的效果。

他之后又试了尼龙材质的平头笔——这次,笔画粗细问题解决了,写出来基本宽度一致,但又有新问题:修饰圆角动作相当不好做,或许是因为笔毛不够肥厚,在旋转的过程很容易涂出去。

最后他才找到另一种平头笔,这次是笔毛比较肥厚的。笔头也非完全齐头,而是在靠近边缘处稍微收进去,呈现弧状。这款平头笔才让之前的问题迎刃而解:既能写出平顺、宽度一致的笔画,也容易修饰笔形。

下方略带弧状者才是最后测试较为合用的笔刷

小字怎么处理?

虽然找到了重建笔型的良好工具,但还是不晓得这么小号的报纸标题字,是怎么被「写」上去的。于是他询问上林先生,得知:现在的做法会是先写好字再输入到电脑做缩放。但在早期没有电脑的时代是怎么做到的呢?

查阅资料下,发现照相石版印刷术恰巧在这些报纸发行前一阵子问世,推测当时手写广告标题字的师傅是先在一般适合书写尺寸的纸上打稿、写字,接着用照相的技术缩小字样进行排印,如此一来,多小的字都可以写出来了。但也因此,因为印刷技术使然,印上报纸的字,笔划交叉处会有柔和的墨晕。这也是后来「日日新」想要重建的视觉质感。

用同一支笔写

现在有了电脑字型,几乎没人拿笔设计字体了。电脑字型世代的人大多一边测量,一边绘制字体。但越刻意书写的文字,完成之后一整排看下来,黑与白比例掌握容易显得零乱。毕竟,过去字体都由同一个人,以同一支笔书写而成,为了追求完美也可能会重写。因此排列在一起比较没有违和感。

手写看板师傅上林修

然而,还有个问题是:陈冠颖采集到的字样中,有部分字出现简笔、变形、置换笔画位置等情况,有些更是师傅的创作巧思。为什么当时有这么多有趣的异体字?是因为没有官方规范统一吗?还是因为书写,所以比较随意?

上林修提供一个有趣的思考观点:写招牌的师傅会尽量用同一支笔写字。乍听下与主题无关,但其实这对字体创作影响是很大的。

好比说,招牌上有个字是「龘」。一般想像中,遇到这种笔画很多的字,可能会换细的笔写。但这么一来,该字就显得比其他字还细了。因此无论如何都要用同一支笔写,纯粹靠书写力道控制粗细。有时甚至省略笔划以应对。这可能是异体字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有了「电脑字型」,几乎没人拿笔设计字体了。这些电脑字型世代的人大多一边测量,一边绘制字体。但越刻意书写的文字,完成之后一整排看下来,黑与白比例掌握容易显得零乱。毕竟,过去「字体」都由同一个人,以同一支笔书写而成,为了追求完美也可能会重写。因此排列在一起比较没有违和感。

有了前辈的提示,设计上的原则更明确了,也就是围绕着书写工具、「转印」、「同一支笔」等原理,来想像「日日新」该有的样貌。

从暧昧到清晰

不过,只是拼凑前人的技法是不够的。「日日新」仍是新的字型创作,需要消化分解参考资料,以统一出自己的风格。制订清晰的笔型规范,正是字型设计师的任务。

建立通则

刚开始,一定有个实验的阵痛期。想要把古早的感觉尽量照搬下来,而忽略现代的应用需要。第一版日日新的笔形规划,有些地方相较模糊而暧昧了些。虽然取法古早味,将味道带得有点模糊朦胧是不错的考量,但是印刷字型应用上,视觉大小会被任意调整,有些看起来本来以为是「设计」的地方,缩小了之后变成只是一个脏脏的点。所以印刷字型的笔型规划要尽可能的清晰、明确,即便是想要模仿古早的感觉也是一样。

  1. 旧版本较钝且角度不稳,修圆滑
  2. 狮口勾向上勾起处延后,原先厚重处微调,增加视觉力道
  3. 调整至较舒服的曲线弧度。勾笔笔形去除原本的尖锐感;撇笔舍弃冗赘特征
  4. 浮鹅勾笔形统一,加强勾起的硬挺,曲线清晰不暧昧,避免拖泥带水
  5. 点笔取代原先的浑圆,增加手写弧度的韵律
  6. 减少勾笔厚度,增加收笔弧度,带出方向性并使得视觉上较为平稳舒适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去芜存菁的结果让日日新的笔形规划更明确,也更具整体感。举例来说,「撇」原本的小出锋设计拿掉,回归圆弧,「点」也不再采浑圆,也统一以圆弧设计。勾笔类也设定得更加明确突出。不明确的横笔小出锋则勾勒得更大胆,让横笔作为主笔时彰显手工感。

不过,一个字里最多只有一个横笔有此特征,和隶书「雁尾」不双飞是同样道理。通常这个收笔特征会出现在该字横笔的「主笔」,也可以说是横笔中最粗的一笔、最醒目的一笔,出现位置不定(如图所示)。有时是最上面的横笔笔画,有时则位在最底端,也并非每个字都会出现,依情况而定。相对的,部首为辶、走,以及有浮鹅勾的字,就不会出现这个特征。

虽然这是通则,但若加入该特征后视觉表现上不适合,陈冠颖亦会考虑删减之。

把通则模糊化

字型设计需要规范,但「日日新」所依据的老报纸刊头圆体正是因为没什么规范,才有朴拙复古的感觉。要设计一套现代设计便于应用,但仍带有旧时代风味的字体,需要在规范与未规范之间拿捏。

为了设计日日新,陈冠颖不只学习了手写圆体的相关知识,更实际地练习书写。这让他观察到「起头」与「收尾」笔画走势并非普通的几何圆角,也许是因为手腕提点的缘故,笔画头尾都有稍稍外张的感觉。细看下方图示可以看到 A 和 B 的差异:调整之后,笔形变得更圆润饱满,也比几何正圆有手工感。

又以笔画转角的处理方式为例:若接续处理的圆角单位都相同,字就僵化了,失去手写的乐趣。所以陈冠颖的处理方式就变成手动、逐一调整每个转角。大笔画交接处钝些,与小笔画交接则锐些。这么调整是希望做出笔画间的通透感。希望这样一来,能做到即使有晕墨,文字仍保有一定的清晰度。

很多事情自己尝试才懂

因为参与「造字鼓励元」计画,陈冠颖有必须做完 300 字的压力,但同时也得到与第一线字型设计师互动的机会,在一次次作品 review 中发现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盲点。

他形容,这就像上了一学期的进阶版「造字课」。研究字体,虽然广泛搜集理论,但很多构造、布局没有跳下去做,亲身体会字型设计师的考量,很难了解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实际操作过后,开始渐渐有能力体会「好的字型」究竟可能意味什么:时时注意框架的稳定与统一之外,在细节上精心慢炖,仔细调整,但终究不脱从运笔书写出发的精神。

字体评分: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已有7人投票平均分3.71分)
赞(60) 打赏
转载请注明转自猫啃网:猫啃网 » 日日新:摩登时代的字型提案

评论 2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1. #0

    呃,猫啃君啊,请问转载繁体中文的文章时可不可以处理得更彻底一些(或者不做处理)啊?繁简混杂看起来非常不舒服……(基于 OpenCC 的方案似乎不错)

    AgCl3年前 (2021-08-26)回复
    • 好的,下次我会注意的了~

      猫啃网3年前 (2021-08-26)回复

我们是免费开源可商用的字体网站

给我留言字体大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